社群流量多重要?社群經營怎麼做?掌握這些要點,初次經營也沒問題!

社群媒體早已成為現代社交不可或缺的管道;在台灣,連退休的爺爺奶奶都至少有一個自己的Facebook帳號!

社群流量有多重要?每一個社群帳號,就代表一位潛在顧客,提升社群流量、培養忠誠粉絲,是現今網路商業模式中重要的一環。有了一定的網路粉絲數量、表示在現實生活中也擁有一定的人氣支持,自然很容易將這份網路支持流量導入商品官網,帶來穩定銷售量。

上述提到的「商品」可以是實際的一項產品,或也可以是你自己、你的寵物…等,任何你想得到的人事物,都可以透過經營社群、導入流量,進而獲得實際報酬!試想當你成為人氣KOL、KOC、Youtuber後,業配合作、廣告邀約也會因為你的熱度接踵而來,所以才有人說:網路社群流量就是口袋現金流量!

而要如何經營社群、增加粉絲人數、如何透過文案吸引聲量…等,這篇分享幾項要點,讓你初次經營也能迅速掌握方向!

1.確定社群經營目的

首先,必須為你接下來要經營的社群定調、訂立社群發展目標,盡量聚集相同屬性的粉絲,逐步找到產品受眾,在未來不論是要銷售產品或是舉辦活動,都可以更容易收穫成效!

舉例來說,知名電商平台-蝦皮購物在Instagram上目前就開了多個不同的帳號!其中主帳號「蝦皮購物」為粉絲最多的帳號,以粉絲數量為優勢,頻繁地發布輕鬆有趣的貼文宣傳蝦皮各種活動、藉此觸及更多用戶;另一個帳號「蝦皮大學」則是以蝦皮賣家為受眾,以賣家的需求為出發點,發布各種幫助賣家經營賣場的貼文,讓賣家更願意利用蝦皮上架商品販售,賣家和蝦皮都能獲得利潤。

2.定時發文

在確認社群經營的目的後,接下來可以透過定時發文,持續的在固定時間「刷存在」!定時發布貼文除了可以幫自己的社群累積貼文數量增加搜尋能見度以外,也能讓粉絲慢慢習慣你的品牌社群存在;你甚至可以直接在首頁簡介寫上固定發文時間,例如:每月第二個週二、每週一早晨、每天晚上八點…,形成另一種「訂閱」模式,逐步建立起和粉絲、潛在消費者溝通的管道。

3.適時和粉絲互動

有粉絲,就有穩定社群流量;如何增加粉絲並讓粉絲留下,也是社群經營時的一大重點。最簡單的就是和粉絲進行互動,線上互動的方法有很多:回應留言、節慶問候貼文、舉辦抽獎活動…等,適時和粉絲互動,除了可以提高粉絲黏著度之外,最好的後續效應是還能讓粉絲願意主動分享你的社群,幫你的社群增加更多追蹤數,也就幫你提升了轉單率,創造更多收益!

4.各個社群平台的特色

目前較為有名氣的社群平台IG、FB、TikTok、Threads的有著不同的行銷策略,不同社群平台有不同的受眾、演算法、內容型態,如果你在經營網站設計與 SEO的 Threads 頻道,了解這些平台的特性可以幫助你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

Instagram

IG的年齡層在(18-34歲),偏向視覺導向,美業經營者較多,屬於生活美學的適合產業。

目前偏向Reels與短影片行銷居多。

Facebook

FB的使用者年齡層分布於25-50歲,偏向圖文貼文、短影片、社團、粉絲專頁,由於使用者年齡偏高,加上廣告充斥版面,導致於大家使用度不高。

TikTok

TikTok的族群在15-30歲,主要以娛樂型的短影音為主,有著直播與挑戰等功能。適合娛樂型、趣味型的影片傳播。

Threads

屬於IG的文字新平台,主要以文字創作為主,作為抒發個人心情,強化品牌意象與調性,可以串聯IG兩個平台一起經營。

總結

在疫情後,商家資訊、產品評論、人與人的互動…等,都更加仰賴線上網路的傳遞,也為社群媒體帶來更蓬勃的發展,社群經營管理成為了網路行銷中的必備項目,以上大致的社群經營要點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正要開始經營社群的你。

返回頂端